A.設計強度的70%且不低于C20 B.設計強度的30%并不低于C15 C.設計強度的大于C15,低于70% D.以上說法都不正確
A.流動性大的混凝土 B.低流動性混凝土 C.干硬性混凝土 D.輕骨料混凝土 E.粗骨料混凝土
A.對預留孔成孔工藝、孔道形狀和長度、構造要求、灌漿料和被連接鋼筋,應進行力學性能以及適用性的試驗驗證 B.直徑大于20mm的鋼筋不宜采用漿錨搭接連接 C.直接承受動力荷載構件的縱向鋼筋不應采用漿錨搭接連接 D.直徑大于25mm的鋼筋不宜采用漿錨搭接連接 E.漿錨搭接連接適用于所有鋼筋連接
A.合側板—上部小側板—合背板—鎖緊拉桿 B.合背板—鎖緊拉桿—合側板—上部小側板 C.合側板—鎖緊拉桿—合背板—上部小側板 D.合背板—上部小側板—合側板—鎖緊拉桿
A.幾何尺寸 B.板面彎曲 C.拼裝縫隙 D.清潔度 E.嚴密度
A.C20 B.C25 C.C30 D.C35
A.內葉墻板 B.找平層 C.保溫層 D.外葉墻板 E.承重層
A.外墻板、內墻板、樓梯宜采用托架立放,上部兩點支撐,碼放不宜超過6塊 B.存放過程中,預制混凝土構件與地面或剛性擱置點之間應設置柔性墊片,預埋吊環(huán)宜向上,標識向外,墊木位置宜與脫模沖刷、吊裝時起吊位置一致;疊放構件的墊木應在同一直線上并上下垂直;墊木的長、寬、高均不宜小于100mm C.柱、梁等細長構件存儲宜平放,采用兩條墊木支撐;碼放高度應由構件、墊木承載力及堆垛穩(wěn)定性確定,不宜超過4層 D.疊合板、陽臺板構件存儲宜平放,疊放不宜超過6層 E.堆放時間不宜超過兩個月
A.澆筑前 B.澆筑中 C.澆筑后 D.澆筑后靜止一段時間
A.加厚層 B.結構層 C.防潮層 D.隔離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