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.上頜牙槽嵴吸收的方向呈向下向外的趨勢 B.下頜牙槽嵴吸收的方向呈向上向外的趨勢 C.后牙區(qū)、上頜結(jié)節(jié)、下頜磨牙后墊區(qū)的改變較少 D.拔牙后半年左右牙槽骨吸收基本停止 E.在同一個體的不同部位,牙槽嵴的吸收程度相同
A.不需觀察,即刻修復 B.根管治療后第2天 C.根管治療后當天 D.根管治療后1個月 E.根管治療后1~2周
A.0.5~2.5mm B.1~3mm C.不小于4mm D.3~5mm E.5~7mm
A.異常的唇系帶粗大、與腭乳頭相連,牽上唇時腭乳頭發(fā)白 B.X線牙片可見上、下中切牙間的牙槽嵴較寬,有倒V形缺口 C.舌系帶過短,會妨礙舌的正常功能活動 D.舌系帶過短患者常伴有下牙弓過窄,前牙開 E.舌系帶過短,舌尖代償性活動增加,姿勢位時舌處于低位
A.樁冠局部義齒 B.覆蓋義齒 C.樁核與雙端固定橋 D.根內(nèi)固位體固定橋 E.以上都不是
A.過敏性痛 B.自發(fā)性痛 C.咬合痛 D.齦炎 E.修復體松動
A.偏側(cè)咀嚼 B.口呼吸 C.咬下唇 D.吮拇指 E.咬上唇
A.摩擦力 B.粘結(jié)力 C.約束和約束反力 D.患牙預備體的固位形 E.咬合力
A.①②④⑤ B.①②③④ C.①②⑤ D.①③④⑤ E.③④⑤
A.乳牙萌出有一定順序 B.左右兩側(cè)同名牙一般成對萌出 C.每個牙的萌出均有比較肯定的時間性,但也有一定的變動性 D.牙列到2~3歲時建完成 E.每副乳牙列到3~6歲時,都會存在靈長間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