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.下中切牙 B.上中切牙 C.第一恒磨牙 D.下側(cè)切牙 E.下中切牙及側(cè)切牙
A.乳牙牙根吸收是從根尖1/3的唇側(cè)面開始的 B.乳磨牙從根分歧內(nèi)側(cè)面開始吸收 C.牙根吸收是在牙根形成后2~3年開始的 D.恒牙先天性缺失時乳牙不脫落 E.乳牙根吸收開始時不能做牙髓治療
A.6個月~1歲 B.1~2歲 C.2~4歲 D.4~6歲 E.6歲以后
A.礦化程度低 B.髓腔寬大,髓角高 C.牙根未發(fā)育完成,呈喇叭口狀 D.牙根形成1/2時開始萌出 E.萌出后2~3年內(nèi)根尖發(fā)育完成
A.暫不處理 B.根管治療,保留牙齒 C.拔除乳牙 D.拔除乳牙并立即做間隙保持器 E.拔除乳牙,待相鄰第一恒磨牙萌出后做間隙保持器
A.根分叉部見X線透射區(qū),牙根吸收1/4 B.外傷根尖1/3折斷 C.牙髓活力測定無反應(yīng) D.根尖周腫脹,牙齒松動Ⅲ度 E.根分叉病變,恒牙胚骨硬板破壞
A.牙冠形態(tài) B.牙齒大小 C.位置 D.X線片 E.萌出時間
A.間接蓋髓術(shù) B.直接蓋髓術(shù) C.活髓切斷術(shù) D.根管治療 E.干髓術(shù)
A.患齲率高于恒牙B.齲齒多發(fā)C.齲蝕在短時間內(nèi)轉(zhuǎn)變?yōu)檠浪柩椎?br/>D.自覺癥狀不明顯E.修復性牙骨質(zhì)形成活躍
A.牙髓壞死 B.色素沉著 C.四環(huán)素牙 D.氟牙癥 E.遺傳性乳光牙本質(zh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