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.變態(tài)反應 B.特異質(zhì)反應 C.副作用 D.毒性反應 E.后遺效應
A.腎小管的分泌作用是主動轉(zhuǎn)運過程 B.腎小管的主動分泌有弱酸性和弱堿性兩個通道 C.腎小管的重吸收有主動和被動轉(zhuǎn)運兩種類型 D.弱酸性藥物在酸性尿液中易于排出 E.影響腎小管再吸收的主要因素為尿液的pH值
A.A藥的LD50>B藥的LD50 B.A藥的LD50<B藥的LD50 C.A藥的效能>B藥的效能 D.A藥的效價強于B藥的效價 E.化學方面的拮抗
A.最小有效量 B.極量 C.半數(shù)中毒量 D.治療量 E.最小中毒量
A.與劑量有關(guān) B.不可預知 C.可隨用藥目的與治療作用相互轉(zhuǎn)換 D.可用配伍用藥拮抗 E.以上都不是
A.臨床常用的有效劑量 B.安全用藥的最大劑量 C.引起50%最大效應的劑量 D.引起等效應反應的相對劑量 E.剛能引起藥理效應的劑量
A.對受體有親和力,且有內(nèi)在活性 B.對受體無親和力,但有內(nèi)在活性 C.對受體有親和力,但無內(nèi)在活性 D.對受體無親和力,也無內(nèi)在活性 E.直接抑制傳出神經(jīng)末梢所釋放的遞質(zhì)
A.解毒B.滅活C.消除D.排泄E.代謝
A.首劑加倍(2D),使用劑量及給藥間隔時間為2D一2t1/2 B.首劑加倍(2D),使用劑量及給藥間隔時間為D一2t1/2 C.首劑加倍(2D),使用劑量及給藥間隔時間為2D一t1/2 D.首劑加倍(2D),使用劑量及給藥間隔時間為D一t1/2 E.首劑加倍(2D),使用劑量及給藥間隔時間為D-O.5t1/2
A.是表示拮抗相應激動藥的強度 B.其值大表示拮抗藥與相應受體親和力大 C.其值越大則對相應激動藥拮抗力越強 D.不同亞型受體pA2值不盡相同 E.是拮抗藥摩爾濃度的數(shù)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