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題庫
網課
在線???/a>
桌面端
登錄
搜標題
搜題干
搜選項
0
/ 200字
搜索
單項選擇題
學者潘君祥說:“國家機器是一種政治上層建筑,始終影響和制約著經濟基礎。它充當了近代化的組織者的角色„„”因此,在落后國家的近代化初期,國家政權日益成為近代化的主要推動力量。下列事件中,最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()
A.20世紀初期,清政府通過各種措施保護和獎勵工商業(yè)的發(fā)展
B.1921年,蘇俄實施新經濟政策以取代戰(zhàn)時共產主義政策
C.1933年,美國羅斯福政府實施新政
D.1992年,中國宣布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經濟改革目標
點擊查看答案&解析
在線練習
手機看題
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
單項選擇題
中國棉織品進口數量由1872年的5萬擔增加到1890年的108萬擔,棉花出口由1873年的不足一萬公斤增加到1893年的29萬公斤。對此解讀正確的是()
A.中國棉花產量大幅提高,出口增加
B.中國經濟得到快速發(fā)展,需要更多的棉織品
C.中國淪為西方國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
D.中國人口猛增,對西方的棉織品需求量增加
點擊查看答案&解析
手機看題
單項選擇題
19世紀,民族資本家祝大椿創(chuàng)辦上海公益紗廠,“其初純系華人資本,后„„讓一部之股份給英人,改為中英合辦”。祝大椿這樣做的原因是()
A.壯大企業(yè)規(guī)模,吸引外國注資
B.順應世界潮流,采取股份經營
C.引進外國技術,實行產業(yè)更新
D.抵制官府傾軋,依賴外國特權
點擊查看答案&解析
手機看題
微信掃碼免費搜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