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如你是一位社會工作者,你的案主是一位高中二年級的女生,該案主對你很信任,她告訴你因不滿繼母的冷嘲熱諷,打算離家去投奔男友。而她的男友是未曾謀面的網(wǎng)友,住在另一個城市。她的父親經(jīng)常酗酒,對她漠不關(guān)心,繼母又待她不好,只有分開居住的母親還關(guān)心她,但她不想影響母親在新家庭的生活,不想讓母親知道她的打算,她的處境確實不佳,主意已定。
問題:1.談?wù)勄嗌倌晟鐣ぷ鞯念愋汀?.你覺得教育和輔導(dǎo)案主這類青少年要注意哪些問題?3.針對該案主,你應(yīng)采取什么樣的介入策略?
案主,男,14歲。現(xiàn)就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,初中預(yù)備班(9)班,特別愛好體育,曾經(jīng)在學校的體育運動會上得過獎。四年以前由于母親有外遇,父母離婚,案主由父親撫養(yǎng)。父親從事運輸行業(yè),早出晚歸,案主生活無人照料、學習沒人輔導(dǎo)、心事無人傾訴。于是,結(jié)交了一些行為不良的朋友,常常晚回家,學習成績不及格,常常違反校紀校規(guī),如損壞公物、擾亂上課秩序等,有時還出入網(wǎng)吧。去年有了繼母,繼母43歲,曾從事賓館服務(wù)行業(yè),自己有一個比案主大2歲的男孩,對孩子的學習教育很重視,目前為了幫助案主復(fù)習功課,辭職在家。但是,案主覺得,繼母是外人,常常有抵觸情緒,從來不告訴他們自己真實的想法,在繼母的眼里,他是沒有主見、經(jīng)常犯錯誤的孩子。父親覺得這孩子是可以教好的,只是苦于沒有好的教育方法,也沒有多余的精力,只得求助于社會工作站。
問題:1.請對案主的問題進行分析。2.作為家庭社會工作者,你打算如何對該案主進行個案輔導(dǎo)。
阿勇,男,14歲,初二學生,父親是個殘疾人,日常生活起居依賴家人的協(xié)助,母親整日忙于生計,四處打零工賺錢養(yǎng)家。阿勇每天要做很多家務(wù),要照顧殘疾的父親和年幼的妹妹,抽不出很多時間來認真學習,所以成績一般。阿勇經(jīng)常在好朋友面前抱怨命苦,家里的窘迫使得阿勇在和同學交往的時候,總感到低人一等。
問題:1.案例中阿勇面臨的主要困境是什么?2.針對上述問題,社會工作者應(yīng)采取什么樣的介入策略?